中国科学院大学MBA教育管理中心 建筑是石头的史书——MBA综合素质课之西方古典、近现代建筑漫谈 - 中国科学院大学MBA教育管理中心

建筑是石头的史书——MBA综合素质课之西方古典、近现代建筑漫谈

  • 日期:2022-09-08

2022年9月3日,MBA综合素质系列课程邀请到中国科学院大学建筑研究与设计中心兰俊副教授,为同学们做西方古典、近现代建筑主题讲座。

 

 

兰俊老师展示了海量的西方历史建筑图片,用细致丰富的内容和专业生动的讲述,带同学们领略了蔚为壮观的西方历史建筑,使同学们得以一窥辉煌建筑史上的座座丰碑。尽管课程在线上进行,但时空的距离没有阻挡师生间的交流,同学们跟随着老师的“脚步”,从东方走向西方,从古希腊走向古罗马,从雅典卫城走向圣马可广场。

 

 

开篇,老师从梁思成和林徽因对于中国古典建筑和现代建筑学的贡献出发,介绍了中国现代建筑学的形成与发展,紧接着展开了从古埃及到公元476年这段古典时期的恢弘画卷。同学们为古埃及建筑的典型代表胡夫金字塔所震撼,感慨如此施工量巨大、精准度惊人的建筑是如何在几千年前建造完成的;也沉醉于古希腊帕提农神庙静穆的壮美,思考那些画栋镂檐遍饰浮雕里包含着多少艺术与文明;更惊叹于古罗马万神庙的“穹顶之眼”,想象着阳光照进大殿时映射出的斑驳点点。

 

 

在介绍这些古典建筑的过程中,兰老师总能旁征博引,传递一些有趣的古建筑知识。比如古希腊的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三种柱式如何渗透在不同时期的建筑中;比如古罗马的巴西利卡形式如何影响着后世的公共建筑;比如几何透视、视觉矫正如何在建筑中发挥作用。这些知识的穿插,让同学们眼中的古典建筑,不再停留在照片与艺术的层面,而是带上了科学的色彩;建筑成为了时间长河中的连续谱,不再孤立存在,而能承载历史链接文明。

 

 

从古典时代走出来,老师又带大家进入黑暗的中世纪。在那一千年里,诞生了拜占庭式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哥特式的巴黎圣母院,之后的文艺复兴又催生了巴洛克风格和洛可可风格以及古典主义风格等各式建筑。在介绍不同风格代表建筑的同时,老师还概括了各式风格的特征——文艺复兴的完形几何结构,试图打破旧有规则大量使用曲线的巴洛克风,装饰繁复的洛可可风。这些讲解丰富了同学们对于建筑的认知,拓宽了视野,更带来了美学体验。

 

 

结束了西方古典建筑漫谈,兰老师又带同学们一览了西方近现代建筑。科技发展带来的反叛精神,融合在钢筋混凝土这些新材料中,构建出一座座超越时代的建筑。极富动感的巴特罗公寓,颇具田园风情的红屋,无不体现出个人主义的现代精神痕迹。

 

 

整个讲座过程中,兰老师对建筑背后的故事、建筑师的经历和思想、建筑所在地区的历史人文,如数家珍信手拈来,同学们兴味盎然如痴如醉,结束时纷纷表示收获颇丰意犹未尽,期待能有机会再次聆听兰老师有关建筑的讲座。

 

时间的力量在大地上留下痕迹,岁月的巨轮在车道间碾碎凹凸,人类将对于消失的恐惧变成创造力,把石头堆砌成建筑,用建筑记录下文明。当我们透过屏幕注视穿越千百年而来的建筑,就像能与石壁那头的眼神对视,人类的悲欢离合都不存在了,建筑却还在,昭示着那里曾有过许多复杂的故事和深刻的灵魂。或许不是人在看建筑,而是建筑在看人。

                               (文、图/付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