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MBA教育管理中心 杰出科学家系列讲座之全球价值链重构与我国价值链提升 - 中国科学院大学MBA教育管理中心

杰出科学家系列讲座之全球价值链重构与我国价值链提升

  • 日期:2022-03-30

2022年3月25日,MBA项目特色课程《杰出科学家系列讲座》迎来了第四讲——全球价值链重构与我国价值链提升。讲座以线上形式开展,邀请到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杨翠红研究员围绕当前疫情影响下的国际国内形势,对全球价值链重构与我国价值链提升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精彩分享。

 

为了让同学们学习到更多的内容,杨翠红老师始终按照重概念、轻模型和计算的方法给同学们进行讲授。

 

杨翠红首先介绍了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影响,指出在疫情期间,很多行业受到了冲击,如聚集性的服务业;但是也有部分行业,如企业信息服务业,不仅没有受冲击,反而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这都是由行业特点和国际产业分工决定的。随着全球产业分工深入发展,工业制成品的分工愈来愈广,生产工序不断细化,生产链条逐渐拉长,参与生产的国家都只是占了其中的一部分。某一国家的生产出现波动,都会影响到上游和下游的国家,从而对全球经济造成冲击。所以在疫情严重期间,出现了大量关于中国产业外移的新闻报道,权威统计也证明了这一现象。

 

接着,杨翠红从背景、全球价值链内涵及其核算方法、全球价值链下疫情对经济影响路径和程度评估、全球产业转移和全球价值链重构趋势分析和我国在价值链中地位及提升路径讨论五个方面展开了讲述。

 

杨翠红指出,目前的进出口额都是按照绝对贸易值来计算的。实际上,因为国际分工的原因,中国很多时候做的是加工贸易,也就是说像微笑曲线一样,左边是设计,右边是销售,中国做的是底部的加工服务。以苹果ipad为例:中国从事的加工贸易额其实只占到了整体价值的2%左右,而在国际贸易核算中,是按照100%计入的。加工贸易是来料加工后再出口,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材料进口成本,中国的增值部分其实只有加工费部分,不超过10个点。

 

之后,杨翠红从生产端和需求端两个方面分析了在全球价值链下疫情对经济影响的路径和程度评估。在需求端,短期内对消费、投资和进出口带来了巨大冲击;在生产端,原材料、劳动力流通受阻,企业停工停产,对第二产业形成一定冲击;第三产业影响持续最久,恢复也相对较慢。因为全球产业链的分工,中国停产了,会影响到上游和下游,对于其他国家也一样。所以,不是中国的疫情冲击了世界,而是所有国家的疫情都冲击了世界。

 

最后,杨翠红对全球价值链转移和全球价值链趋势做了分析。从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到2014年,我们一直都是产业转移承接国,产业从美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转移到中国,但是从2015年开始,部分产业开始转移到东南亚等其他地区,尤其是越南。近年来一系列的国际重大突发事件正在引起全球产业链的调整,国际金融危机、英国脱欧、中美贸易、新冠肺炎疫情都有影响。部分产业链条断链,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部分产业去“全球化”,去“中国化”严重。实际上,纺织等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外转移早有发生且一直在持续,电子设备和汽车制造等大多数技术密集型产业对外转移的进程也在加快。

 

杨翠红同时指出,国际形势复杂,产业转移是常态,是跨国公司基于成本、生产便利性等诸多因素做出的调整。我国在产业链和供应链方面具有超大规模的优势,产业链大量外移,强行和中国脱钩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补短板和强化优势的情况下,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可以进一步吸引外资持续流入,也会为我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的高端攀升提供机会。

 

讲座的最后,针对同学们的疑惑和问题,杨翠红与大家做了亲切的交流。老师的实干精神和充实丰富的讲座内容让同学们收获颇丰,也激励着同学们立志脚踏实地,认清形势,为中国产业升级做出自己的贡献。

 

(文/张天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