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MBA教育管理中心 怀中正之心  喝朴素之茶——MBA综合素质课之“茶之初体验” - 中国科学院大学MBA教育管理中心

怀中正之心  喝朴素之茶——MBA综合素质课之“茶之初体验”

  • 日期:2022-11-15

2022年11月5日的S101教室,香气氤氲,丝竹盈耳,本学期最后一次MBA综合素质课在嗅觉和听觉的享受中徐徐开启。走进教室的同学们,被香气和音乐声打动,露出惬意的微笑,嗅觉和听觉只是引入,今天的主角——茶——还能带来味觉的满足。

 

课程开场,杨涛老师介绍了主讲嘉宾李建国老师以及他的团队。李建国老师在茶叶制作、茶文化、茶艺师培训、茶叶审评等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除了是国家级评茶师和国家级茶艺技师,还有另一个身份——是我们亲切的MBA师兄、国科大校友。

 

 

课程正式开始,首先由团队的钰兰老师展示了一段行云流水的茶艺。茶艺师凝神静气,伴着禅定音乐,注水、投茶、合盖、敬茶,翻手间茶香四溢,瞬间将大家带到雅致闲适的氛围中,工作和学业带来的紧张感逐渐消散,与教室的氛围一起慢下来的,还有同学们的心灵节奏。

 



接着,李建国老师从茶的历史讲起,起源于商周,萌芽于两汉、魏晋南北朝,兴起于唐代,兴盛于宋代,又经历元代的延续和明清的新生,茶的历史贯穿于中华文明的发展史。老师讲到,茶叶一开始并不是饮用的,而是当作药物之用,在魏晋南北朝阶段,甚至加入葱、姜、橘子等佐料与茶一起烹煮成羹,直至陆羽写成了世界第一部以茶为题的专著《茶经》,里面对种茶、采茶、茶具选择、煮茶火候、用水以及如何品饮才有了详细论述。与唐之前茶主要作为药用或者粗放型的解渴的饮用形式相比,这是一次质变过程。

 

 

据李建国老师介绍,到明清时期,由于发酵工艺的改进,根据发酵程度的不同,划分出了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红茶、黑茶。在老师讲解过程中,茶艺团队随着课程进展,现场为大家冲泡以上各种类别的茶,尤其难得的是黄茶,市场小众,大多数同学也是第一次品尝。大家接过一杯杯味道或清甜或醇厚的茶,在品尝和对比中更深刻地了解到不同茶之间口味和香气的区别。用心品一杯好茶,用心感受团队立体式教学的匠心。

 

介绍完历史,李建国老师又详细讲解了茶叶产区、茶叶主要生化成分,并针对六大茶类的基本加工工艺和各自的功效,以及冲泡方法进行了全面梳理。这些实用的知识让同学们完成了从感性的品味到理性学习的升华。

 

之后,钰兰老师继续带来关于茶艺的讲解。钰兰老师讲到,茶艺有六要素,包括选茶,择水,备器,茶席,冲泡,品尝。在选茶方面,可以依据个人口味也可以根据季节来选择,春天品鲜爽清新的绿茶,夏天品淡雅养生的白茶,秋天品芳香馥郁的乌龙,冬天品醇厚甜美的红茶。在介绍冲泡技艺时,同学们了解了备具、温杯、赏茶、投茶等环节,在介绍品茶方法时,同学们学到了如何通过色、香、味、滋、气、韵几方面来品鉴茶。

 

发源于中国的茶叶,每个人都能在生活中接触到,已经习以为常,但经过李建国老师团队的讲解,同学们好像重新认识了茶,的确称得上是“茶之初体验”。

 

(文、图/付倩)